|
朱婷、张常宁两位奥运会冠军回归中国女排阵容,这对中国女排整体实力的提升有所帮助。不过,必须看到的是,朱婷和张常宁已是30岁左右的老将,身体和能力已不在巅峰状态。中国女排在确保拿下奥运门票后,如想在奥运上登上领奖台,还需要全队共同努力,有更大的突破。
为了备战世界女排联赛和巴黎奥运,中国女排从今年大年初九便开始进行长达3个月的封闭训练。3个月选择不参加任何比赛而进行封闭训练,其目的在于让球员能够持续提升个人能力。如果球队每位选手的个人能力都能有所提升,那么球队的整体实力就能提升一大截。
目前这支中国女排以「中间加压、两边快速拉开」的「光速」打法为主要特点,这一打法的前提正是稳定的一传。去年世界女排联赛和奥运资格赛的几场失利,主要原因便是球队的接发球并不稳定,特别在接对手大力跳发球方面到位率很低,二传无法组织快变战术后,中国女排犟攻不犟的弱点便暴露出来。今年封闭集训期间,队内的主攻手、接应二传和自由人都将接发球训练作为球队训练的重中之重,这足以见得接发球稳定性对于这支中国女排的重要性。
核心选手亟需确定
球队核心的确立也是目前中国女排亟需解决的问题。在朱婷回归国家队之前,球队主要的进攻核心是李盈莹,她一场比赛经常要起跳扣球80次以上,这对于她的体能储备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朱婷回归国家队后,李盈莹和朱婷成为球队的进攻「双核心」,两位主攻手相互间的配合、角色定位,以及朱婷与球队战术体系的磨合,都是未来中国女排在世界女排联赛和奥运备战期间须着力思考和解决的重点课题。
相关阅读:足球欧洲杯直播 |
|